一个接一个的公告反映出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走上了自我纠错的道路。
4月19日晚,翠微股份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POS机在收据业务中,一些标准商户使用特殊商户的交易费率将交易费率发送到清算网络,涉及的资金应按照相关协议分批返还账户。
最近,拉卡拉POS机还发布了《重大事项提示公告》,称在公司收单业务中,部分标准商户交易利用优惠商户的交易率发送到清算网络。 有关协议将涉及将资金返还未决账户。
受上述消息影响,截至4月20日收盘,两家公司领涨a股移动支付板块。其中,翠微股价下跌7.54%,收于9.93元/股。拉卡拉POS机也连续两天下跌,昨日收跌13.18%,截至20日收于16.52元/股,较上一交易日下跌6.4%。
一些标准商家在收据业务中使用优惠商家的所谓交易率,直接指向行业隐藏疾病的“跳转代码”,即支付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将原标准商家转变为优惠商家或公益商家,在此背景下,支付公司的利润也会增加。
实际上,支付机构可以从中获利,赚取差价。 然而,发卡机构对信用卡信贷资金也存在资本成本压力,发卡机构难以长期容忍过度套利和低成本渠道。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跳码”有时意味着商家故意误导支付机构,降低本应收取的实际费率。
第三方告诉《21世纪商业先驱报》POS机支付公司对“跳码”的自查可以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主动揭露问题,避免事后受到更大处罚。监管部门将来会发现; 二是保护自己的声誉和市场形象,避免用户流失和合作伙伴不信任。
支付验收终端涉及支付信息的读取、收集和生成。其安全性和合规性对确保支付信息和资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支付验收终端的风险防范。近年来,监管机构出台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
2016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银行卡收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实施。 标准商户0.6%的形成、0.38%优惠商户0.38%、0%的公益商户模式。 这一规定称为“96收费改革”。
202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生效。通知重点管理银行卡受理终端的整个生命周期,要求收单机构建立终端序列号与收单机构代码等要素信息的关联对应关系,确保整个关联对应关系POS机在支付过程中保持一致,不得篡改。此外,通知对特殊商户的条形码支付验收终端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没有定位功能的条形码支付辅助验收终端,应通过支付方的交易地点或其他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计算来监控终端交易位置,以防止终端滥用的风险。
随着治理行业混乱的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自去年年中以来,许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跳码”而传出、“跳码”等问题被追回。包装代码数十亿。不难看出,企业很难通过“跳码”来维持盈利。
从行业角度来看,许多第三方支付企业曝光“代码跳转”事件,这也是一种自我纠错。短期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
受访者表示,目前的第三方POS机支付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监管、单一的盈利模式等方面。 但也有机会。例如,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数字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版权说明:本网站(www.svpos.cn)整理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组织及个人转载,违者必究。